三家药企被罚 1283 余万元!只因联手做了一件事…

1283 万元!

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罚单,

这是我国原料药领域的

最!大!罚!单!

今年以来,部分原料药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,有的原料药甚至在短短一个月内,就从原本的几百元,涨到了数万元,涨幅达数十倍,冰醋酸原料药涨幅尤甚。经调查,价格暴涨的背后,竟是这些企业在捣鬼!

联手哄抬原料药销售价 被罚 1283 余万元

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滥用行为调查处处长刘健介绍,今年 7 月,市场监管总局接到 10 余家企业实名举报,反映部分冰醋酸原料药经营者联合涨价,已造成部分药企停产、减产。
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发现,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2 月,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、四川金山制药有限公司、广东台山新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销售冰醋酸原料药过程中,多次交流市场行情,交换产量销量信息,讨论共同涨价事宜。经多次商议,3 家涉案企业最终达成了共同提高冰醋酸原料药销售价格的垄断协议,从 3 月 1 日起,将冰醋酸原料药销售每公斤价格从 7-9 元提高至 28-33 元,并照此价格对外销售。涉案企业上述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。

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,责令三家企业停止违法行为;没收违法所得 658.22 万元;对三家企业分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 4% 的罚款,计 625.16 万元。对三家涉案企业罚没共计 1283.38 万元。

原料药企涨价 最终会致患者无药可买

冰醋酸是血液透析浓缩液的主要原料药,用于治疗晚期肾脏衰竭、尿毒症等疾病。这三家涉案企业是当前我国市场上仅有的 3 家冰醋酸原料药生产企业。作为药品供应链中重要一环,原料药价格波动,会最终影响药品的生产和供应,三家企业的垄断行为性质严重、危害程度较深。

专家指出,原料药厂是医药产业链上游,在原料药暴涨潮下,终端药品生产厂家需要消化巨大的成本落差。与此同时,部分原料药货源的断供又将导致下游制药企业停产止损,最终的结果是患者无药可买。

此外,我国原料药领域垄断行为时有发生,还损害了医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,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。

接受反垄断调查后,3 家企业已将冰醋酸原料药销售价格恢复至竞争状态,并保障市场正常供应。

严厉打击原料药领域垄断行为

此前,有媒体报道感冒药原料药扑尔敏暴涨 50 倍,据悉,扑尔敏垄断案目前正在调查中。如果存在垄断涨价等各种垄断行为,必将受到严惩。

早在去年 11 月,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我国首个《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》,明确了相关经营者不得就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实施捏造散布涨价信息、囤积居奇、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。

今年 3 月,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意见指出,要加强药品价格监测预警,依法严厉打击原料药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
重拳之下,此前已有多起原料药案件受到处罚,罚款总额达 1600 万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